-
华为们如果靠“专利费”活着,国家损失有多大?
对于一个产业,我们要理解专利费只是众多获利环节中的一个,制造业当然辛苦,但辛苦钱不等于就是小钱。[全文]
-
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很必要,但煤还得继续烧
目前扩大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对我国是有利的,可以降低对澳大利亚进口天然气的依赖,有利于实现进一步多元化。当然,我国不会让我国的能源安全依赖任何一个外国,预计也不会让某个地区煤改气改到高度依赖国外的天然气。[全文]
-
人均1.25万美元了,说一些想法
未来随着先进产业在全国扩散,会有一些二三四线城市因此而受益和崛起。过去的十来年,成都、重庆、武汉、南京、杭州、合肥这些城市居民的财富和生活水平总体是增加很快的,它们绝不会就是全部名单,向两万美元迈进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新的城市玩家加入。[全文]
-
从苹果2021年全球200大供应商看产业转移趋势:印度越南不足为惧
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东南亚10国的五倍左右,而且增速还比他们更快。网上有人担心越南,但全球的经济大蛋糕不在越南,欧洲+北美+日韩台+澳新的经济总量加起来是越南的150倍以上,可见中高端产业带来的蛋糕有多么巨大,这才是中国真正要去抢夺的方向。[全文]
-
今年台湾人均GDP将突破三万美元大关,该做点什么?
从人均看中国大陆去年刚过一万美元,而台湾今年已经超过了三万美元,其经济发展态势这么好,从逻辑上讲其实没有继续给予经济让利的必要了,而且更进一步,该是进入精确手术刀打击的时代了。[全文]
-
如何制裁立陶宛这样的小国?
2020年中国对立陶宛出口18.0788亿美元,进口4.8754亿美元,我国对立陶宛的顺差高达13.2034亿美元。而立陶宛2020年出口总金额为328.375亿美元,对中国出口只占其出口总额的1%多一点。[全文]
-
台湾半导体产业背后的“拓荒者”
纵观台湾半导体发展史,一群毕业于中国大陆的上海交大、哈工大、中央大学等高校,在哈佛、斯坦福、康奈尔、剑桥等知名高校获得学位,在技术企业工作过的精英分子,在台湾一手打造了先进的半导体产业。但遗憾的是,四五十年后,他们成功打造的产业成为“台独”的造血机。[全文]
-
今天我们通过和平竞争,就可以打击和教育日本
如果日本又一次控制不住自己,真的以为自己有资格“把台湾的和平稳定当作自己的事,不可能当作别人的事”,跟当年的9·18一样敢于主动挑起事端,那我们会抓住这次机会让日本建立起对中国的敬畏感的。[全文]
-
最大的机会永远来自中高端产业,东北振兴也不例外
内地在和沿海竞争时,一定不要把自己仅仅定位为“中低端产业转移”的承接地,这是错误的,最大的机会永远来自中高端产业。为什么今天中国是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因为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做高科技,从苏联引进工程、两弹一星等,全球发展中国家独一份。没有这些东西,就不会有逐渐赶超发达国家的技术积累。[全文]
-
如果中国的国内市场规模超过西方
对于中美这样的大国来说,最终都会是国内市场相比于出口金额更有优势,这也是大国巨大的力量来源,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不仅意味着可以养活完整的产业链,在国际冲突爆发时具备极高的经济安全性,也意味着中小经济体不得不依赖大国的大市场。[全文]
-
为什么是三孩,而不是全面放开?
三孩的生育意愿本身就低于二孩,所以单纯放开三孩其实本身在效果上是很弱的。因此更重要的是配套支持政策。我最感兴趣税收和住房支持政策是啥?打新加分?贷款利率优惠?保障房加分?个税减免?希望尽快能具体一点。[全文]
-
是谁掩护了中国崛起?
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直到2018年才开始对中国大打贸易战,并且把一堆中国公司送上实体清单。难道美国人没有意识到有点晚了吗?这个时候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已经八年了,2018年的中国也已经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了。[全文]
-
翻译翻译,西方说中国违背了国际秩序与入世承诺,是什么意思
我们要有一个常识,在国际政治中的互相指责,尤其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指责,其中一定是夹杂着利益的诉求,我们是要进行甄别的,是要进行分类的。[全文]
-
贸易战三年了,这个错不能犯第二次
如果说2018年的贸易战和中兴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产业链不能单纯地只考虑性能和价格,也要考虑供应安全,这样才不会在美国突然的决定下惊慌失措,那么在台湾方向,在这个未来一定会统一,局势一定会在某天发生重大变化的地方,国内企业不能再把错犯第二次。[全文]
-
小米造车,我突然有点想念华为
小米一直视华为为最大竞争对手,而华为离开以后,小米似乎既无力也无心挑战苹果了。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实现增长,我相信这是小米深思熟虑的结果。[全文]
-
西方抵制新疆棉花的四大动机
反抗西方的系统性种族迫害,我们也需要探索形成系统性的反制方法,要形成有效的规则,明确地告诉全球商业公司边界在哪里,没有形成规则,没有让人知道这是不可逾越的,那么类似的事情就会层出不穷,抵制是会疲劳的,终究不如长久的规则管用。[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