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加息,是否会冲击全球金融稳定?
中国做了一个计算,对华关税里,中国承担的部分只有8%,92%都直接或间接地转移给美国普通的消费者,而且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增长,中国并不会让步。理论上把这些关税去掉,美国可以减掉20%-25%的成本,会对压低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产生作用。[全文]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什么在此时提出?
在政府和市场博弈的过程,企业和市场行为者总是想钻空子,因为钻空子可以获得超额收益,但政府就要不断补漏洞。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修正案?因为政府会根据市场的发展不停地去补漏洞,使得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全文]
-
想在世界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就不会想要离开中国
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越开放,合作越紧密,双方的利益才有更好的保障。现在,美国叫嚣跟中国脱钩,但中美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脱钩也不现实。中国鼓励越来越多外企和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打造产业链,共同参与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循环。[全文]
-
稳定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惧怕外媒“中国风险论”
外媒不断渲染“中国风险论”,背后有其投资目的。曾经在中国金融市场吃过亏的人拼命诋毁中国经济,编造各种各样的故事,试图煽动资本离开中国市场,报复中国一把。索罗斯就曾说,我对打败中国的兴趣,超过关心美国国家利益。[全文]
-
如何抵御“输入型通胀”?人民币可适当升值
中国得学学这个底气,人民币越升值,进口的原材料越便宜,就越能抵御“输入型通胀”。我觉得不要低估中国的出口企业,它们还是挺厉害的,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全文]
-
中国加入CPTPP最大的绊脚石可能不是日澳,而是加墨
日本和澳大利亚都有愿意中国加入的因素,下一步谈判的难点不在日澳,而是太平洋对面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加拿大和墨西哥会基于《美墨加协定》中的“毒丸条款”而被迫站队,所以无形中就把美国牵扯进来了。 [全文]
-
为了资本放弃共同富裕,这在我们国家是不可能的
资本的逻辑是盈利,但我们要建设小康社会,要让大家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让我们为了资本而放弃自己的目标是不可能的。我觉得在这点上,中国有足够的能力,我们总结出了一些与资本进行周旋的经验。[全文]
-
印度“传染”东南亚,或对全球产业链造成更大影响?
中国农业部门以前非常担心东南亚热带水果进入中国会冲击中国水果市场。没想到其他国家也喜欢上了中国的温带水果,中国苹果出口猛增。现在这些国家疫情泛滥,整个苹果供应链中断,我们苹果出口只能转销国内,才会出现如今的价格下滑。[全文]
-
抗击新冠成绩单背后,是制造业的赛跑
40年前,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时,舆论认为美国应该占领经济的高地,占领那些工业设计领域,把后面加工制造的环节让给其他国家去做。结果,社会风气认为制造业都是些不体面的工作,人们都要去寻找赚钱更多,工作条件更舒适的工作。多少年过来,美国已经找不到适合于制造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了[全文]
-
防范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要做这三个区分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是充分展现中国政府与社会的能力的一年。2021年“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即将上马,经济增长迎接新动力。对于金融领域的关键管控依然必要;对于平台,应该理解其“自然垄断”的特性,但要防止市场绝对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全文]
-
美国“韭菜”造反,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散户利用华尔街规则“造反”类似特朗普的政治“造反”,逼迫金融精英和政治精英破坏了自己制定的规则。但全局看,这样的“造反”缺乏组织和力量,不但无法撼动制度,反而会导致更严重的回摆。[全文]
-
刺激内循环,我们2008年以后就做过了
2009年,我们的外贸订单遭遇断崖式下跌,当时我们就出台了经济刺激计划,不仅维持了经济增长,而且提升了增长质量。而且以往我们是嵌入到别人主导的全球化中,现在我们开始主动塑造外部经济环境,改善全球发展格局。[全文]
-
宁可慢一点,也要保持我们金融市场安全
在金融开放问题上,不能够一根筋,不能够想着因为金融开放是好事,所以我们就要沿着既定路线图一直走到底,这个在过去历史上是有教训的。[全文]
-
眼光朝内,将4亿中产做大到8亿,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
我们从疫情就能看出,未来10年内,世界经济能否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都值得怀疑。世界经济就是这个状态,我们必须承认现实,要想办法从14亿人的市场中找机会。中国现在有4亿中产,要做的是把这4亿变成8亿,这就有了很大回旋余地,不用怕世界市场出现大幅萎缩。[全文]
-
美国大选如何影响美国外交政策和对华政策
中方会积极响应拜登恢复对华对话和合作的态度,中国也欢迎和美国展开有规则的竞争。良性的市场竞争是一种进步的手段,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中国不怕有规则的竞争,我们更希望在有规则的竞争中找到合作的机会,缓解竞争的烈度。疫情使得全球经济发展更向中国倾斜,中国现在也在强调深化对外开放、鼓励技术创新,在未来5至10年,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是不可抗拒的。随着中国实力上升、美国相对下降,中美的关系也会更加趋于平衡。[全文]
-
下定决心开放服务市场,对中国未必是灾难
金融业开放,首先需要有金融业的权威性人物或企业带头去做,让外界大众相信你是真的想把海南金融市场搞活起来,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分步骤地将金融产品推出来,这样自贸港才会慢慢形成自由金融市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