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加拿大卡车司机之乱,民众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
“堵在车里几小时,我开始对卡车司机们有了反感。你们有你们表达的权力,可我们渥太华的人也有正常生活的权力呀。但想想又开始自责,自己不过是去滑雪耽误了回程,多花了几个小时而已。而卡车司机们可是丢了饭碗,不能工作而已。”[全文]
-
华人玩冰球体格不输其他族裔,和20年前大相径庭
在冬奥会所有项目中,冰球比赛备受瞩目,也是收视率最高的项目之一。它的速度快、对抗性强,局势瞬息万变,魅力难挡。而提及冰球,人们自然会想起寒冷的加拿大,在当地有一种说法:“It's Our Game”(这是我们的运动)。[全文]
-
看着中国人对肉的需求,加拿大企业坐不住了
加拿大的猪肉出口量,比照中国的总需求来看,并不足以填补中国猪肉缺口,但是中国也希望促进猪肉来源的多元化,以避免对美国肉源产生过多的依赖性。加中长期贸易关系对双方都非常重要的。[全文]
-
进博会专访:陌生的“冰酒”,如何在中国站稳脚跟
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冰酒,更好的记住自己呢?她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我不谈酒,我谈人生,因为我的客户大部分是女性。只要有女人,就有故事的开始……”[全文]
-
进博会专访:“老男孩”弃商从农,助力中国粮食安全
中国必须把主要的粮食生产抓在自己手里,但各国的粮食,也可以作为补充。特别是小麦、大米之外的粮豆生产,可以更多地依靠进口。比如“菰米”,是中国古代“六谷”之一,后来由于环境原因消失了,但在北美还有出产。[全文]
-
进博会专访:加中关系尴尬企业求生存,启动肉类行业“北斗星链计划”
全球备受疫情严重冲击,经济面临严峻挑战,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上海第三届“进博会”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当仁不让地以线下方式如期举行,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与宣言。但加中关系局面尴尬,某个首届进博会签约的合作项目冰封至今,企业如何化“危”为“机”?[全文]
-
身处荆棘丛林,却见柳暗花明——读《寻路中医》
有一位患者在街头买了一斤三七,由于对质量把握不准,到医院请主任辨别。主任叫来药剂师,药剂师问他们买的三七是什么价格?病人说200元一斤,药剂师立马摇头。然后,药剂师用手一掰,咔嚓一声,手上的三七就裂成两半,质地显得非常脆弱。药剂师用牙齿咬了一点,在舌尖上尝了尝,当场断定为假三七。真正质量上乘的三七,他们医院大批量进货,也要1080元一公斤,不可能价格相差如此大。[全文]
-
孟晚舟有翻盘机会吗?加拿大律师这样说
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根据事先的安排,法庭在9:00已将结果告知控辩双方,并要求律师等到10:00才能告诉孟晚舟。也就是说,孟晚舟在10:45离开家门时,已知判决结果,但她仍决定选择亲自出庭,并且一路依然保持淡定的风度。不难窥见,她的内心无比强大,早已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全文]
-
不远万里再次来到进博会,恰遇一条好消息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高档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扩大进口对于做好储备,应对各种紧急情况,抗击疫病、自然灾害、平衡物价、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健康和谐生活,也有着积极促进和保障的作用和地位。进博会可以推动中外企业在这两方面加强合作。[全文]
-
如果中国作家现在还写“北京人在纽约”…
有一些文友跟我很熟,也知道我跟出版社较熟,于是就把一些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拿给我看。我看了之后,跟他们说,这样的作品是没人给你出版的,因为这个题材太旧了,还是停留在“北京人在纽约”的这种水准。这种作家关起门来写作,闭门造车地去写……[全文]
-
为了写好中国芯的传奇,我跟着CEO们上班回家
为了体验生活,我们早晨跟IT公司的CEO上班,到他们家门口坐上他的车子,就看他怎么上班。上午有董事会,下午有市场人员会议,我就在旁边听。晚上我也跟他回家,看他跟太太、孩子是怎么沟通的。一个海归CEO回到家,他太太就发脾气。我们采访他,他说儿子读书没有地方收。[全文]
-
就因为讲了大实话,所以被解雇了?
联邦保守党领袖希尔在孟晚舟事件爆发初期,就曾公开批评特鲁多政府在处置孟事件上过于软弱,言下之意要求政府干预。现在,希尔又以麦家廉干预司法独立为由,第一个公开要求特鲁多炒掉麦家廉。可见希尔前后不一,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全文]
-
孟晚舟能否脱困?我在加拿大采访了几位律师
美国方面提供了足够的证据,令加拿大司法部门启动扣留孟晚舟,起码表面上证供成立。至于孟晚舟能否无事,需要辩护律师拿出足够的证据令法官相信,美国提出的引渡要求不合理。而华为也应迅速启动法律保护。[全文]
-
专访加拿大政商华人| 特朗普要喂“毒丸”,但中加注定走近
特鲁多与李克强总理在新加坡的会晤吗,是朝着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方向的。不过,加中两国很明显是采取逐步迈进,首先从主要行业达成协议,最终达成全面自由贸易协议,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全文]
-
专访| 新技术进中国还要做科普,有进博会就好了
进入中国的初期,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推广地源热泵。你是什么,做什么的,有什么效果,客户完全没见过,要做大量的科普和推介;还有你说企业技术在加拿大做的如何成功,别人没去过,也不大可能去加拿大考察,起步阶段是很困难的。有了进博会,就不一样了。[全文]
-
专访| 作为中国出口商,我为何参加进博会
加拿大称重测量实业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从中国进口称重仪器到加拿大,然后销售到加、美、墨西哥等地区。虽然制造和设计在中国,但是他们所有的产品都是卖到国外的。所以想通过参加这次“进博会”,全面向中国市场开放。[全文]